传统情感教育的天然缺陷!

本站使用说明: 1.本站资源全部保存 百度网盘,可以直接复制分享链接保存到自己的百度网盘。 2.本站支持微信扫码支付,不支持按住识别二维码付款。 3.如果遇到分享失效,请联系v:18352303030,请备注:亮亮资源站

作者:守夜人总司令

在周期切换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错位的状况,而这些错位归根结底都是生存策略滞后于生存环境所造成的。人的观念具有惯性,但生存环境的变化是一个过程,不仅又后知后觉的因素在内,还有类似于市场上的仿身性特征的作用—彼此以对方的行为为自身行为的参照系,从而互为表里形成新的生存环境。自然科学可以置身于观察的对象之外,而人类社会,观察者本身就置身其中。而且还会因为各种内在的需要而主动的误导自己。

我们传统的情感教育是非常扭曲的,它立足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结构而不在乎人的感受。换句话说,人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从目的、导向性和实现方式等方方面面来看,都不曾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家庭是一个社会分工协作的最小单元,构建起一个这样的稳定单元只需要能够提供相应的功能即可,至于是谁无关紧要!正因为如此,传统的情感教育对人的驯化集中于功能性的角色:供养者和生育者。

对男性的情感教育主要集中于如何扮演好一个供养者角色。甚至会对那些善于与女性打交道,能够四两拨千斤的男人进行道德批判,把这样的人树立为负面典型。将像老黄牛一样无怨无悔的供养行为不断进行道德美化。同时也极力打压那种会利用自身的优势以获取资源的女性。同时将男人和女人都禁锢在一个稳定的功能性结构中,即便是追求人性的诸多满足,也只能在这个稳定的功能性结构中去寻找。这个门槛对普通人太高,它只能适应于极少数的高层次人群。如果在刑不上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的时代也没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社会的上下是脱节的,各有各的运行机制和与自身的现实生活高度一致的观念、心态和行为指引。

不仅仅是爱情,包括亲情友情之类的所有人性诉求,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底层的父母完完全全扮演着供养者的角色—自己存在缺陷,没有知识文化,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只能用最辛苦的方式去挣取最微博的收入,即便如此,依然会竭尽全力的这些辛苦钱攒下来给下一代去读书,而不是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这些人过得如此惨淡,活得如此憋屈和无力,完全可以破罐子破摔。然而,他们依然怀揣着一种朴实的希望那种羞愧、自卑和愤怒会瞬间吞噬掉任何感激之情,只有无穷无尽的嫌弃、鄙夷和漫漫无边的恨意缠绕心间挥之不去

我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强调自我牺牲的美德。然而,这种美德换来的是什么呢?是期望的落空,是指责和埋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供养者把被供养者抬到了一个不属于她的高度却没有能力支撑她在那个高度上稳定的运行。

于是,被供养者在那个高度遭遇的任何挫败、疏离、鄙夷和无力都会怪罪于供养者的无能和考虑不周。

这种情况在任何社会关系中都具有真理般的普遍性:一对情侣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男生跑外卖攒钱负责日常开支让女生安心考编制。整整四年的时间,这位男生几乎以放弃前途的方式供养着女生考编上岸。然而,当女生真的上岸的那一刻,不仅是她自己的内心,也包括她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这个供养者配不上已经上岸的女孩。瞎子重建光明的那一刻,第一件事就是丢掉一直支撑着自己的拐杖。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是道德败

在我们这种情感教育的训导之下,任何一种亲密关系最终都会变成拧巴的压抑和相互埋怨的指责。究其原因就是你的行为无法让你抵达你内心诉求所指向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力不足以应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当供养者把这个人抬到不属于自己的高度之时,只会让其更加的匮乏、慌乱和恐惧,这种无力感会滋生出力不从心和欲求不满的恨意,而不是感激!

如果你仔细的观察人类的行为,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越是什么都不做的底层父母,如果儿女也一直处于底层而从未见过井口之外城市的繁华,这种儿女反而会非常感恩。因为他们自己也获得辛苦,所以特别体谅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父母。如果这个父母用尽全力把孩子推上去,让其看到了井口之外的繁华,这个孩子绝对不会与之共情,反而会滋生出诸多嫌弃,甚至是怨恨。恨自己的父母不能像这个井口上的那些人的父母那样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自己在这个层面上悠闲的漫步。然而,现实却是:为了让其完成这次变轨,已经耗尽了所有的能量。

任何事都不需要有一个高回报的期盼,才能驱使人用尽全力的投入。否则,就不会投入—这是人性使然!处于不同轨道上的人,即便是一种亲密关系,甚至是血亲关系,也会被不同轨道的惯性所撕扯。低轨道的人用尽全力完成变轨的原始驱动力是高回报的预期。但变轨完成之后,就必然会通过这条连接去索取预期中的回报。而被抬上高轨道的人,面对这个轨道上更快的运转速度,站稳都力不从心,就更不能忍受被下面拖拽。于是,冲突就产生了:一个想深度捆绑,一个想彻底切割。谁都没有错,其行为都源于最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唯一的错误源自于认知和诉求上的根本性矛盾—这种天然的矛盾一开始就存在,只不过被一种自我想象的诉求和一种自我感动的预期掩盖了。当迷雾散尽,图穷匕见之时,接受不了幻觉破灭的现实。

对自己和他人缺乏清晰认识的人,往往会滋生出与自身状态、处境和阶层不相符的需求和幻想,这种杂糅着幻想和因缺有需的诉求就如同一团迷雾中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似乎就在眼前但没有抵达的路径。这种如同海市蜃楼一样的幻想与需求会一直折磨自己,继而会拼命折磨能够抓住的一切。这是精神结构失衡状态下的必然结果,没有任何例外。那些不明真相误入歧途或者看清

了真相却还心存侥幸的人最终都会被折磨的死去活来!

供养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情节,但供养者这个角色是自我选择的。这种选择也源于一种自我的需要。即便是亲子之间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就会把自我价值的实现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通过孩子这个载体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所有行为操控和道德绑架的源头。当一个人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就开始有意和无意得扮演供养者的角色。在这种角色设定中,需要不断通过自我牺牲的戏码来感动自己,从而以不证自明的闭环方式快速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认。

在正常的情况下,自我价值需要通过外部反馈来确认。譬如说你是一个医生,你需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救治病人,从而在现实世界中获得反馈以确认自己的价值。正常情况下的这套价值评估体系需要自己与真实的世界互动,在价值评估的形成过程中,反馈链条曲折漫长,而且还会相互交织叠加的残酷的竞争。因此,许多生命力不足以支撑自我价值的人会选择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能够不证自明的闭环式价值确认。譬如说,你是别人的父母,作为父母的价值就无法通过社会评估系统来确认,而完全可以通过闭环的自我确认来获得。你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父母,你就可以把这个结论直接灌输给孩子,甚至可以强迫孩子成人。因为孩子在精神的安全感和生活的物质保障上都依赖你,处于这种根本性的生存需要,他们的精神结构甚至会扭曲事实来帮你确认互交织叠加的残酷的竞争。因此,许多生命力不足以支撑自我价值的人会选择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能够不证自明的闭环式价值确认。

正因为供养者的行为源于一种基于自我需要的选择,所以,供养者的一系列基于自我感动和自我想象所驱动的行为,也是基于一种自我内在诉求的需要。

然而,这种 内在需要和由这种需要所驱动的行为并不能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上形成交集。恰恰相反,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二者是南辕北辙的悖论。所以,悲剧的种子是自己种下的,也是自己通过自我感动不断浇灌出来的。只不过在结不出果子的那一刻无法接受现实罢了!

所有的拧巴和撕扯都只能发生在周期切换和阶层轨道发生改变的时候。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状况,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发展的周期正在加速切换,它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但终究是临时性的,需要消耗掉一代人!鱼离开了水就不再是鱼了,永远向着变化的方向走,这个方向所产生的悲剧和纠结会少一些。在电影《走向共和》中,袁世凯不愧是实干家,不管是务实的能力还是聚集人才驾驭局面的手段都足以让内外信服。然而,它归根结底只能是旧时代的精英。与他的务实和老成比起来,孙中山就如同一个瞎捣鼓又不切实际的人。然而,他始终踩在新周期的脉搏上。旧时代的精英不管怎么挣扎,最终还是随着周期一起沉寂。而附着在新周期上的人,捣腾的没啥效果也缺乏章法,但随着新旧交替的完成,就自然而然成了先驱。与过去决裂是痛苦的,但不可避免。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附上相关版权证明,联系邮箱:506715766@qq.com,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下载链接。
亮亮资源站 » 传统情感教育的天然缺陷!

发表回复